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12年第14期
编号:12238036
“逮住”低血糖,注意6个时间段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15日 《人人健康》 2012年第14期
     不同的人,低血糖症状不一;同一个人,每次发生低血糖的反应也不一样。这与患者的年龄、机体对低血糖的反应、低血糖的程度、发生速度及持续时间有关。有的人对低血糖较敏感,血糖一低就会立刻感到饥饿、出汗、心悸等,而有的糖友由于长期慢性低血糖,反应较差,甚至可能一点反应没有。如何“逮”到低血糖,以下几个时间段最关键。

    其一,低血糖的发生主要与药物使用不当有关。胰岛素和促进胰岛素分泌的磺脲类、格列奈类降糖药,如果使用过量,容易引起低血糖,而双呱类等降糖药单独使用,一般不会低血糖。

    其二,运动和减少食量会使血糖降低,所以,如果上述三种药物的使用者擅自增加运动量或减少饮食,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就会大大增加。

    其三,胰岛素注射方式不正确会引发低血糖。由于胰岛素是一种生长因子,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可能会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增生而产生硬结,并导致该部位胰岛素的吸收率下降,吸收时间过长,进而血糖控制不稳定。

    其四,夏季血糖偏低,是因多种因素造成的。如夏季气温较高,人体内对抗寒冷、降低胰岛素敏感性的肾上腺激素分泌减少,胰岛素的作用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夏天昼长夜短,糖友常睡眠不足,再加上户外活动增多,新陈代谢旺盛,血糖消耗增多。

    其五,夜间低血糖一般出现在凌晨1~3点钟左右,患者会感到心慌、颤抖、饥饿,并多汗、做噩梦。有些患者会出现第二天晨起后头痛、感觉没睡好,浑身乏力。

    其六,肠胃功能不好的糖友,由于进食后不能及时消化吸收,也会引发低血糖。, http://www.100md.com(林峰)